当前位置:绿化体育 > 体育资讯 > 正文

关于青少年足球训练出现的安全问题「关于青少年足球训练出现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 体育资讯
  • 2022-10-28
  • 89
  • 更新时间:2024-06-29 21:08:52

谈到关于青少年足球训练出现的安全问题,大家应该略知一二,有朋友想问关于青少年足球训练出现的安全问题有哪些,这到底是咋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本文目录一览: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风险应该怎么防控?

教育行政部口和学校不得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规避体育运动风险。因此,中学校园足球如何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成为体育教学正常开展及校园足球运动推进的重中之重,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必然严重制约中学校园足球的发展。

一,青少年校园足球风险防控

(1)提高校园 足球风险教育

体育教师是校园足球风险教育的传授者和引导者,在校园足球运动风险防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正确认识风险发生的范围和风险严重程度是有效预防风险发生的前提,学校的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对风险防控的知识,树立风险防控意识,时刻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教师需要将中小学生不同学业阶段的性格特点、体质特点和足球活动本身的危险性结合起来,掌握恰当的训练技巧,避免学生超负荷进行足球训练或比赛的情况出现。最后,教师应学习相关的风险应对 *** ,充实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足球活动中发生伤害事件时保持冷静,降低伤害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2)针对不同风险领域制定风险防控计划

完善的风险防控计划是保障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安全进行重要条件。风险防控计划要做到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就要将运动领域的实际情况和足球运动的特点结合起来,针对不同领域的风险大小设计不同的处置方案。在足球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应该将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学生,组织竞争性足球活动或开展足球比赛的过程中,教练员应集中注意力做好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排除运动风险隐患。

二,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风险特征

在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风险实际情况调查中,意外风险发生主要集中在足球课堂、学校组织或者学生自发的课下训练、学校内部和学校之间的足球竞赛、学生课下组织的足球活动、校外其他形式的足球活动五个领域。学生认为课下足球活动领域发生运动风险情况最为常见,原因主要在于课下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中小学生对自身身体情况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加之足球运动的特点是激烈性、竞技性,因此发生足球运动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关于青少年足球训练出现的安全问题「关于青少年足球训练出现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第1张

青少年踢足球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

青少年踢足球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

青少年踢足球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我们都知道锻炼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踢足球,它是一项非常健康的健身运动,青少年可以多学习踢足球,下面一起看看青少年踢足球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吧。

青少年踢足球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1

1、踢足球身体素质要好,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平时要多做运动,如跑步、跳高、跳远、体操等运动。

2、踢足球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先慢跑一会,再做一些体操,等全身都活动开了,再练习踢球,这样踢球时才不易受伤。

3、一踢完足球,不要马上坐下来休息,应在球场中走动一下,让身体逐渐平静下来,这样才有利于快速消除疲劳。

4、身体不舒服,睡眠不足,精神不振时,更好不要踢足球,因为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出现膝盖扭伤,脚腕扭伤等情况。

5、要是脚腕扭伤,不要继续运动,应立即到场下休息,并找寻医生查看脚腕损伤情况。

6、饭后半小时,不要踢足球,因为足球运动是比较剧烈的运动,不适宜在饭后做,会影响胃肠消化,引起胃部不适。

对于踢足球的时候,如果是睡眠不足,身体不舒服的话,更好是不要做,不然很容易出现不注意身体扭伤的情况,当我们已经有扭伤以后就不要做运动了,不然很容易加重疾病的状态,饭后半小时的时候也是不适合做这种剧烈的运动的,为了提高身体的'素质,可以多做一些跳高跳远,体操等等的运动。

青少年踢足球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2

踢球前做好热身活动

在进行剧烈运动前,身体无论是肌肉、韧带还是心肺等内脏都需要一个由慢到快、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的适应过程。

准备活动能够使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心脏和肺脏的功能加强,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得到改善,更好地适应激烈运动的需要。由于肌肉关节都活动开了,不仅可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而且也能防止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现象。而未活动开的小腿在低温环境中更容易抽筋,没有拉伸开的在突然地快速收缩(大幅度、大力度动作)时则容易拉伤甚至撕裂。

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冬天热身的时间相比其他时候也要更长一些,30分钟为宜,最少也要保证15分钟。热身的内容也要有所调整:慢跑是必不可少的。而在牵拉肌肉时,应该做一些动力性的拉伸,例如压腿时上下震荡而不是保持不动。

在结合球热身时,尽可能让全身都动起来,例如可以两人一组在行进间互相传球,少做那些只有脚踢球,人却不怎么动的练习,例如强度较小的抢圈(遛猴),或是几个人围在禁区前定点射门还让守门员去捡球——这种强度的练习会让之前通过慢跑开始发热的身体又冷却下去。

此外,在最后多加几组折返跑、转身跑和冲刺跑,让身体和肌肉逐渐适应快速的奔跑、急转急停和突然起动,同时在这些快速跑之间穿插一些大腿和小腿肌肉的牵拉,更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尽量用鼻呼吸,不要大口喘气

注意呼吸的节律,鼻粘膜的血管丰富,腔道也比较弯曲,对空气有加温和加湿的作用,所以要用鼻子呼吸,气体不够用时,可轻轻咬住牙,舌头舐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里进去,不要大口喘气。

踢球后要做恢复活动

踢完球后需要做一些静力性的牵拉,来放松肌肉帮助其恢复。不过,大多数球友都是换了衣裤和球鞋就走一族。实际上对于一周只踢一次的球友来说,做不做放松恢复确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如果你每周踢球超过两次,那么保持一个牵拉恢复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不经常进行放松,腿部的肌肉就会一直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时间一长可能会出现骨膜炎之类的慢性病症。而寒冷的冬天,踢球后室外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放松恢复。或者赶紧回家,洗个热水澡之后再坐床上进行牵拉。

及时补充水分

运动前后及时补充水分。冬季所需的水同夏季一样多,饮用的水可以是矿泉水或运动饮料。另一方面,在寒冷的天气,许多人会想喝一杯热咖啡或巧克力再出去锻炼,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因为其中含有,会造成人体失水,是锻炼前最忌讳的饮料。

另外,大冬天别喝冷水了,记得准备一个保温杯,提前灌点热水。每次喝水时,要适量,不易喝得太饱,太饱了运动给心脏带来较大的负荷,也不要非常饥渴时再去喝水。

避免突然的大负荷

冬季,肌肉热身周期较长,身体进入状态较慢,足球运动量要循序渐进。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表现,不能突然间进行剧烈的运动,心血管系统和肌肉都不能承受突然的大负荷。这种情况在运动开始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不能一时兴起,进行超过自己能力的运动量,容易造成身体机能的损伤。

易受伤部位的保护措施

对于踝关节,膝关节,腰等容易受伤的部位,如果存有些不适,应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从足关节的护踝到肘关节的护肘,从举重时用的腰带到不起眼的健美裤,这些看似细小的运动护具,却能够在我们平时锻炼的过程中为肌肉和关节分担外来的压力和冲击。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锻炼的时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是使锻炼达到一个更佳效果的基石。

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是什么?

近些年我国足球运动成绩的下滑令国人惊讶,随着各种问题的曝光,我们也不难发现导致这个现状的根本就是青少年发展的薄弱和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足球人数日渐下滑,后备力量严重缺乏,造成选拔面大幅度缩减。自从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国内青少年足球人数不断下降。在1990 年到1995年间,青少年足球人数达到65万人,创历史新高。1995年至2000年,下滑到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降至18万人。其中2000年注册球员只有3万人,而日本为85万人,韩国35万人。2004年8月.中国足协青少部遴选“08之星”赴德国留学一年,30多名球员只能从800多个孩子中挑选出来,可见,当时的后备力量已日趋枯竭。

2005年克劳琛率领国青队杀进荷兰世青赛八强,但是这支队伍只有1000多名同年龄段注册球员的选拔范围,尽管这个年龄段可以参加北京奥运会。到了2007 年在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人数仅有5万多人,而在2008年国奥队惨败之后,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下滑,2009年7月选拔组建2012国奥队时,可供主教练刘春明挑选的适龄球员已不足400人。

二,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建议

(1)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过程中,从竞赛、训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改变了注重比赛结果、比赛成绩和青少年早期成人化、专业化训练的急功近利思想;突出以训练为中心,以技术辅导为手段,以提高技术、技能、作风、职业道德为根本,以培养具备综合优秀素质为目的的核心思想。

(2)在竞训体制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强调符合竞技体育运动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足球职业化发展规律;符合全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输送成材规律;符合全国足球运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3)在竞赛、训练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分级管理、分级竞赛、分级指导的制度,加强了中国足协的宏观管理力度,充分调动了会员协会和俱乐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