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化体育 > 体育资讯 > 正文

小学足球课题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

  • 体育资讯
  • 2022-10-26
  • 142
  • 更新时间:2024-06-29 21:50:56

当说到小学足球课题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我们应该都知道,有朋友问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文目录一览:

研究性学习 中国足球

北 京 石 油 附 中

学生研究性学习论文

论 文 题 目中学足球人才培养与中国足球现状关系研究

组 长 姓 名

年 级

班 级

学 号

导 师 姓 名

组 员 姓 名

前言

中国足球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广大球迷心中的痛,中国足球的水平一直没有提升,近几年更是跌到了谷底。我们选择这个题目,正是因为足球这个中国人气更高的运动它的实力并没有和它的人气成正比,我们作为球迷都有自己的认识,我们觉得校园足球水平对于一个国家足球的整体水平有很大影响,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对低谷中的中国足球有所帮助。

一、中国足球现状

中国足球的水平一直保持在世界三流,不断的丑闻和难以忍受的成绩使球迷失去了信心。中国足球几乎到了人见人欺的地步.中国足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短暂的辉煌后迅速下滑,现在已排到了世界一百名开外。国内联赛也有很多问题,假球赌球尤为严重,中国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也接近枯竭。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靠足球文化和足球人力,物力资源的长期积淀。如果国内没有一个好的足球环境,中国足球就不能真正得到提高。本论文针对中国足球现状与中学足球人才培养关系进行研究。

三、问卷调查与分析

1、问卷调查介绍

我们小组针对中国中学生的足球问题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面向人群为周围的同学和学生家长以及足球队的人员。共31人参加的调查,其中男性13份,女性18份。一人12岁以下,一人30到40岁,29人12岁到20岁之间。具体参加调查的数据及其所占据的比例占下表。

2、问卷调查

中学足球人才培养与中国足球现状关系研究

1、性别: 男72% 女28%

2、你对足球的兴趣

□很大 31% □一般 40% □不喜欢 29%

3、你的父母是否支持你踢球

□是 36% □否 64%

4、你大约多长时间踢一次球

□天天 14% □一周20% □一月17% □基本不踢49%

5、你关心足球吗

□关心 61% □没兴趣39%

3、问题分析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喜欢足球的人并不占优,大多数人仅仅是关注足球,而并不亲身参与。足球在中学生中见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有很多东西会阻止现在的学生。

父母、老师大多数都是不支持踢球的,他们认为踢球会影响学习。而一些学生也会因为学习舍弃了足球。在重重阻力下,

像邻国日本,他们为了振兴足球,一度将足球列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足协也为了保证水平,将相应的中小学老师,甚至幼儿园老师机型了初级教练员培训。在这之后,日本学校足球就形成了全国性质的年度比赛制度。尽管足球后来退出了中小学必修课,但足球早已风靡日本全国,校园足球不断为日本水平提高作出贡献。

而中国的现状是没有多少学校开展足球运动,并且开展的学校大多数不重视文化课,直接导致学员转业的困难,使得家长们不愿让孩子从事这种行业。由于升学的压力,很多学校都会占用体育课。而很多家长为了学生的成绩也禁止自己的孩子踢球。

针对中国足球的这种现状,有很多种的解决办法,比如将足球项目列入中考、高考体育会考科目,这样,学校就会积极开展足球运动,家长也会同意。

中国足球现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成绩差——期望低——环境差——无后备人才——成绩更差。如任其发展,只会使中国足球越来越差。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多数人对中国足球持悲观态度。

惨痛的事实证明,中国所擅长的精英体育并不适合足球,足球是一项草根运动,需要大量的群众基础,只有抓好了青少年的教育,中国足球才有可能有长足的进步。

C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回答“中国足球最主要的问题”的时候时候,有22.58的人员选择了”群众基础不足”。

足球学校是伴随俱乐部制发展起来的青少年培养体系,九十年代中期足球职业联赛火爆的时候,当时全国各地冒出了几千所足球学校,眼看着职业球员们大把挣钱,送孩子到足校踢球,也成了很多家长的心愿,各地的足球人口也出现了一个高峰期。

以辽宁这个足球大省的发展为例,从1994年开始到2000年之前,更高峰,辽宁是70多家俱乐部将近八千人的青少年注册的人数。那个形势非常火爆,一个个体的足球俱乐部里面,近三四百人的规模。那个时候青少年足球乃至足球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面对如此火爆的场面,足球管理部门没有在办学资格审核、收费标准等方面做出相应规定,也没有结合俱乐部的发展作出足球学校的发展规划,于是到了2000年,这批足校学生面临毕业的时候,很多家长才发现了严峻的现实,首先,由家长做主送到足校的孩子未必有足球天赋,所以他们很难成才,与此同时,中国的各级职业俱乐部根本就消化不了那么多球员。

行业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没有及时地建立这样一个体系,没有及时的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业余俱乐部的群众,进行有规范化的管理。所以出现了,社会上孩子家长花了二十几万培养孩子,到最后只能成为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不断给青少年本人,个人发展的前途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害,同时,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负担。

于是,大多数的足校销声匿迹,踢足球的青少年也急剧减少,到2002年,辽宁省的球员只剩下2000多个,这还是全国更高的水平。到现在只剩几百人。中国足球的发展之源群众基础丧失了。足球的发展缺失了社会的支持,缺少了青少年足球发展而来的尖子球员。

四、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从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出中国足球的青少年问题是影响中国足球水平的关键与根本,必修建立一套完整的青少年选拔制度,中国足球的水平才有可能提高。

这个课题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再加上我们的水平有限,调查问卷的分发存覆盖范围不够广泛。选择这个题目完全处于我们对于中国足球的热爱,希望以后有机会将这一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政法司:走向21世纪的思考.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6,4

[2]鲍明晓:对我国体育产业热点问题的思考.体育科学,1999,7,(4)

[3]黄文卉:美国体育经纪人制度的研究.体育科学,1999,10,(2)

[4]郎效农博客

[5]徐金山,李滨;影响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杨继林,王玉勇;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比赛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青少年足球发展和现状的调查问卷怎么问

1:现在中国还有多少职业的足球学校?

2:中国城市有多少公用的足球场供孩子T球

3:有多少家长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足校

4: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还有多少。

。。。

一、作为中国足球人才基地的辽沈大地:在辽宁省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目前不足百人,足球人口流失超过90%以上。“足球城”大连高峰时拥有二十八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有3000多名青少年运动员,现在全部消失。在沈阳市足协注册的青少年人数从更高峰1998年的2500人锐减到07年的不足百人,注册的训练单位也由98年的25家业余俱乐部、足校减少到今天的5家俱乐部。

二、全国范围的情况:2007年在中国足协及49个地方协会处申办管理的足球学校共有50多所,登记的足球俱乐部一共是497个,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也称为业余球员)数量是13000多人,拥有职业合同的职业球员是1792人,2008年的一些数据正在减退中。日本有注册球员65万人,俄罗斯有150万人,土耳其注册球员55万,德国注册球员63万,西班牙注册球员70万人,克罗地亚人口只有466万,注册球员却有10万人,每40人中差不多就有一个专业球员,而荷兰是每15人中就会有一名注册球员。中国,平均10万人中才有一名注册球员,比国务院任命的“科学家”概率还小,所以我们神七上天了,足球落地了。

调查报告 帮我写一下 写的好了加分!

这有篇范文,慢慢看,望采纳,谢谢

足球普及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寒假假期

地点:本地区

对象:各行业,各年龄段的人

范围:足球运动

主题: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情况

科考 *** :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

调查后的分析:

本次调查给我更大的感触是: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情况很差。

调查前,我准备了二十多份调查问卷,这些问卷是用来给农民,学生,以及商人或工人等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填写的,据搞查了解,我总结如下:

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投资力度不够,当前的体制下不利于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城乡的足球投入有较大差距。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抢抓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体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体质的好事。地方上教育和体育已经和二为一,改为教体局。也为足球的普及提供了基础。如果能在广大农村开展“千校百队”活动,让校与校、村与村之间经常搞一些足球比赛,这对足球的普及大有好处。这种比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体质的同时,又能提高对国家,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不再沉溺于网吧的侵害。

二.学校足球普及困难重重

据中国足协最近调查的41个城市中,15个城市中同时在中小学开展校、区、市级足球赛,仅占41个城市的36.6%。而只有11个城市在中学开展校、区、市三级足球比赛,仅占总数的26.8%。另有15个城市开展情况不祥。超过六成以上的城市难以保证中学、小学同时开展足球联赛,这让中国足球在学校探求发展之路举步维艰。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传统训练体制的制约。足球职业化后,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专业足球队转变成市场环境下的职业队。体育局与足球队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业余体校、体育学校不再有向上输送人才的指标,使得中小学训练单位失去后备人才输送方向。其次,各方利益冲突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足球后备人才走上市场化后,地方教委认为学校可以不必承担输送人才的义务,因此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不再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学校大多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参考标准,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从整体上得不到支持,甚至还遭到了反对。在各方利益冲突下,校园普及足球非常困难,资源短缺使得具有天赋的中小学生不能被及时发现。此外,青少年能否参加足球运动大多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家长在孩子发展中极力排斥一些对抗性强、易受伤的项目。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家长们不由自主地认定孩子上大学才是更好的出路。

调查后感: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普及足球不能光喊口号,只做表面工作,而应扎扎实实地做好社会广大人群的足球普及,只有真正普及了,中国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上去。

小学足球课题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