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化体育 > 体育资讯 > 正文

全国足球场设施建设规划2021至2025「中国足球场建设计划」

  • 体育资讯
  • 2022-10-26
  • 96
  • 更新时间:2024-06-29 22:48:41

在我们说全国足球场设施建设规划2021至2025,大家应该都熟悉,有朋友想问中国足球场建设计划,这究竟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标准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标准是:到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

《方案》指出,到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块,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城市等有条件的地区每万人达到1块以上,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健身设施 *** 。

《方案》中的六项建设任务。

一、支持新建或改扩建占地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内部的健身设施;

二、新建或改扩建能够开展至少包含4类(含4类)以上体育运动项目,且不设固定看台的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

三、新建公共体育场中的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

四、新建标准和非标准社会足球场地,标准场地指11人制足球场,非标准场地指7人制(8人制)、5人制足球场;

五、新建不低于5公里的健走步道、不低于10公里的登山步道、不低于15公里的骑行道;

六、新建冰雪、水上、山地、航空、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

以上内容参考:中央人民 *** 网-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

住建部、体育总局:2035年,地级市社区实现足球场全覆盖

记者12月23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体育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要求203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社区实现足球场地设施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城市街道、街区内配建一片标准足球场地设施。

意见要求,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健全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实现新建居住社区内至少配建一片非标准足球场地设施,既有城市社区因地制宜配建社区足球场地设施。

意见强调,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体育主管部门要指导城市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等工作,建立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推进机制,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逐项抓好任务落实。

意见指出,要充分挖潜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在群众身边“因地建场”。紧密结合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等城市更新工作,在征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通过租赁、购置、置换和改造等方式,合理利用具备条件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建设改造社区足球场地设施。

世界杯足球场的标准尺寸是什么?

世界杯决赛场地的标准尺寸为:长度105米(约115码),宽度68米(约74码)。

小组赛和淘汰赛只需要符合国际比赛的尺寸即可,国际比赛的尺寸为:长度100-110米(109--120码),宽度64-75米(70-82码)。

足球场地比赛场地必须是长方形,长度90—120米,宽度45—90米,球门高2.44米 ,宽7.32米,足球用皮革或其他适料制成,圆周不长于70厘米不短于60厘米。

扩展资料:

我国足球场地设施的要求:

《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教育部和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足球协会)共同编制。时间跨度为5年的《规划》涵盖六大方面,对全国足球场地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方式和资金来源、开放利用和规划的组织实施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建设目标和任务上,《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0.5块以上,有条件的地区0.7块以上。全国建设足球场地约6万块,其中修缮改造校园足球场地4万块,改造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万块,此外还要完善专业足球场地并新建两个国家足球训练基地。

《规划》提出,“除少数山区外,每个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有两个社会标准足球场地,有条件的城市新建居住区应建有1块五人制以上的足球场地,老旧居住区也要创造条件改造建设小型多样的场地设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足球场地

全国足球场设施建设规划2021至2025「中国足球场建设计划」  第1张

2020年国家对足球场建设的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10日发布《关于印发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

《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教育部和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足球协会)共同编制。时间跨度为5年的《规划》涵盖六大方面,对全国足球场地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方式和资金来源、开放利用和规划的组织实施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规划》首先总结了当前我国现有足球场地设施情况,指出足球场地设施是发展足球运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现有足球场地设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足球运动需求不相适应。截至2013年底,全国拥有较好条件的足球场地1万余块,平均约13万人拥有一块足球场地,与足球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在建设目标和任务上,《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5块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达到0.7块以上。全国建设足球场地约6万块,其中修缮改造校园足球场地4万块,改造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万块,此外还要完善专业足球场地并新建2个国家足球训练基地。《规划》称,“除少数山区外,每个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有2个社会标准足球场地,有条件的城市新建居住区应建有1块5人制以上的足球场地,老旧居住区也要创造条件改造建设小型多样的场地设施”。

按照《规划》,足球场地建设方式为综合利用、修缮改造和新建扩容三种,资金筹措则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及推动 *** 和社会资本合作三种渠道。

在足球场地的开放利用上,《规划》对校园场地、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其他社会场地的开放都分别提出要求。同时,为确保场地设施高效利用,《规划》要求建立场地设施的长效运营机制,明确校园和公共足球场地开放的条件和要求,对设施状况、开放时间、收费价格等予以公开明示。

《规划》最后一部分“组织实施”对建立工作机制、编制地方规划、抓好政策落实和强化监督检查也作出了具体规定。

4月6日,《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发布并下发各地方 *** 组织实施。制定该规划的有多个部委,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足球协会)、体育总局、教育部。

到2035年地级市社区足球场全覆盖,足球为何被称为世界之一运动?

到2035年地级市社区足球场全覆盖,足球为何被称为世界之一运动?

足球之所以成为世界之一大体育运动,有如下几点原因:1.足球是唯一用脚踢的2.足球是可变因素最多的3.足球是更赚钱的其他的因素导致足球成为之一大体育运动的还有国际足联和各区域足联、各国足联的大力推广,广大观众的街头巷议,媒体舆论的跟风报道等。这些都构成了促使足球成为世界之一大体育运动的要素,但是竞技体育带给人类的不仅仅的不仅仅是突破自身极限的挑战,战胜自我的意志,更是这项运动带给全人类灵魂的升华与震颤!

2035年地级市社区实现球场设施全覆盖,终于可以家门口踢球了!

《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203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社区实现足球场地设施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城市街道、街区内配建一片标准足球场地设施。

对很多喜欢踢球的孩子来说,去找到一个可以踢球的场地,是最开心的事情。

一般社区都有健身园,篮球场也很容易找,乒乓球就更多了。

国人擅长的乒乓球、羽毛球,场地更好找到。

和场地大小占地面积有直接关系。

也和群众基础有直接关系。

建设一个小型铁笼足球场,占地面积大,维护后续经费多,利用率低,很多因素阻碍了发展。

从经济利益驱动,也有开发商和社会资本愿意投资兴建收费模式的小型足球场。

必须有效地吸引社会投资来做更多的球场,才是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模式。

如果不能有效管理,那人工草皮会很快磨损残破,后期保养的投入没有办法保证,会是一个短期的行为。

而有科学管理的发展模式,才是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发展方式。

体育局:到2025年社会足球场地全面开放,这对青少年足球发展有用吗?

对青少年的足球发函当然是好的,但是培养是培养,关键是如何进入国家队,才能为国家争荣誉,也能拯救如今的国足。

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公布了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面开放社会足球场馆,初步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明确、主体多元化、使用高效的社会足球场馆长效运行管理机制。重点是将社会足球场馆优先用于足球活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 *** 投资补助的社会足球场馆的功能。

社会足球场馆应积极向公众开放。由 *** 投资、 *** 补贴的社会足球场馆应当全年免费或者低收费向公众开放。 *** 投资的社会足球场馆应向学生、基层足球协会、社区足球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团体或机构开放。通过 *** 购买服务,促进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社会足球场馆免费或低成本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内部社会足球场馆应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

保证开放时间。 *** 投资、 *** 补贴的社会足球场馆应当全年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一般每周不少于35小时,每年不少于330天。开放时间应与当地公众的工作和学习时间错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全民健身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每天开放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由于气候条件、草坪养护、承办训练比赛等原因,达不到开放时间要求。

各地体育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开放时间要求,并向社会公布。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其服务内容、开放时间、收费标准、安全事项、联系 *** 、联系人等信息,并报体育部门备案。需要临时停止开放的,应当提前7天向社会公告;如需临时调整开放时间,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布。

保证使用功能。社会足球场馆应当优先发展足球活动,优先使用基层足球协会和社区足球俱乐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 *** 投资、 *** 补助的社会足球场馆的功能和用地性质。临时社会足球场地在使用期限内不得占用或挪作他用。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需要临时占用社会足球场馆用地或者改变足球场馆功能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相关职能部门办理手续,并优先考虑周边其他场地的改建。

丰富活动内容。鼓励各地现场举办比赛,引导各种力量参与比赛,以多种形式组建 *** 机关、企事业单位足球队和社区足球俱乐部,依托已建成的社会足球场馆,广泛开展足球赛事,扩大群众参与,积极培养群众足球意识,增加经常参加足球锻炼的人群,扩大足球相关消费。活动主办方应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等安全管理要求,并制定相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