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化体育 > 体育资讯 > 正文

关于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

  • 体育资讯
  • 2022-09-27
  • 180
  • 更新时间:2024-09-21 10:34:20

当交流关于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我们应该都了解,有人想问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朋友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足协的新政和目标应该如何解读,降薪之后还要干什么?

16队退出潮不能再有:降薪、限薪只为挤干中国足球的泡沫

2019年的岁末,中国足协颁布新政,引入中超、中甲和中乙的准入制度。结果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有5支球队退出,11支球队因为财政问题失去注册资格。这16支球队的缺失,一度导致多达400名球员待业。尽管通过转会市场消化了一大部分,但依旧有不少球员无法找到下家。

由于之前的投入过于巨大,中超各大俱乐部都是亏损经营状态。投资人自身的资金链一旦有些紧张,放弃球队似乎就成为首先的考虑。尤其是疫情来袭之后,各行各业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挤掉泡沫是各大领域的共识,足球产业也不例外。

根据最近爆出的各项数据显示,2019年度中超各俱乐部平均亏损高达4.4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中超球员的收入已经是日本联赛的5.8倍,更是达到了韩国联赛的11.67倍。

中国足协的新一轮限薪、降薪令,就是在投资人打算退出的背景下诞生的。为了让投资人看到希望,减轻当前的巨大负担,中国足协强制推动从2021赛季开始,中超球队单个财年支出不得超过6亿人民币,本土球员单赛季薪酬不得超过税前500万元人民币,全队本土球员平均年薪不得超过税前300万元人民币。按照一支球队本土球员30名来计算,工资支出将会被控制到9000万元人民币以下。运营一支中超球队的总支出,有望被压缩到 2亿人民币之内(对比之前每支队伍平均亏损4.4亿,其中的差距非常巨大)。

中国足球的3年自救计划:难以掩盖基础不够稳

降薪是之一步,留住投资人是第二步,中国足球将会利用接下去的2年打出更加良好的形象和更健康的财政状态,从而吸引到更多的新投资人来到足球圈。

于这个理念,中国足协发布的《中国足球协会关于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在2023赛季的中超联赛,将参赛队伍规模从当前的16支扩大到18支。

不仅仅是中超扩军,中甲联赛也将会从当前的18支球队增加到20支。中超中甲各自增加2支队伍,加上转会窗口允许每支球队引进8名本土球员,并且还有消息说中超一线队今后本土报名人数将会增加到35人。仅仅这些规定,就能为头两级联赛超过300名本土球员提供进入大名单和出场机会。

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中国本土球员的实力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从崔康熙、佩雷拉在上海申花和上海上港的用人可以看到,给予本土球员更多的信任,他们同样可以带给球队惊喜。增加一线队的名额,带来更多、更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有利于俱乐部谈判降薪续约(引进其他俱乐部的球员,打击本队抱团不肯降薪的老将),另外一方面也将增强各支中超俱乐部内部的竞争机制。逼迫中国本土球员更加努力地训练,保住自己降薪后依旧高达数百万年薪的“金碗饭”。

不过中国足协的这个3年计划,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中国足球的基础不扎实。从计划可以看到,中超、中甲都会扩军,但是3年后的中乙联赛也只不过才30支队伍。要知道在原本的2019年计划中,2020赛季的中乙联赛就应该拥有34支参赛球队。

不过因为2020年年初大量中乙俱乐部退出,使得中国足球的第三级别联赛,也是职业化的“底盘”变得很不扎实。今年在中国国青“补位”参加中乙联赛的情况下,也不过才21支队伍。尽管说因为球队解散导致待业的球员,只要有投资人立刻就能组建球队。不过前提依旧是中国足球能够吸引到新的投资人加入,带动整个联赛重新兴旺。

3年后国足变成亚洲强队现实吗?押宝归化+00后的崛起

在中国足协的3年计划中,还有一个口号相当引人注意:中国男足很有可能会在2-3年后发展成亚洲一流的足球强队

首先这个说法的自信是来自于归化球员,艾克森、李可、洛国富、费南多、布朗宁、阿兰,这6人已经具备了为中国男足出战的资格。

在这之后,中国足协还在操作特谢拉的入籍工作。即便是在强势降薪的当下,为了增强国足战斗力,足协有可能为特谢拉制定“特殊条款”。保证满足特谢拉收入要求后,让他“为国出征”。

除去这多达7人的归化助力,中国足球的未来依旧离不开本土力量。好在3年的时间,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哪怕是00后球员到2023年时也将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当打之年。

不过我们或许也无法真正对于下一代的本土报以太大的希望,因为中国国青已经8届无缘世青赛,更是出现过亚青赛预赛出局的尴尬。本赛季被安排参加中乙联赛的中国U19国青,10战4胜1平5负,其中3场胜利来自于对阵倒数后4名的队伍。进入职业联赛对他们有帮助,但未来想要助力国足,依旧前路漫漫。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特谢拉不是最后一名被归化的球员,中国男足的“新鲜血液”还需要更多深挖当前联赛中的外来资源。

篇尾语:

无论如何中国足协的此次新政,的确是要拯救即将失去投资人的职业化联赛。不过考虑到“严重缺人”的中乙平台,以及后继乏人的现状,3年内想要变成亚洲强队,真的需要太多方面去努力。不过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终究无法轻易割舍对于中国足球的热爱。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终会不离不弃。

关于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  第1张

中国足球表示更多的进步和希望,百姓们又会有怎样的评价?

国家足球队要让人民看到进步与希望,梦想不是喊来的!

颁布青训大纲夯实足球塔基

中国足球问题:为什么在14亿人中,没有11个人能打出好球?这里通常指男足。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很长时间,各种答案多种多样,见仁见智。但是大家还是形成了一种高度一致的看法——在中国足球的金字塔结构中,由于“塔基”青训营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塔尖”无法培养出优秀球员。

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落后,国家队表现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青训工作做得不好。青年队是竞技足球、社会足球和足球产业的源头和基础,要提高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始终从青少年抓起,做好青年队工作,不能走回头路。展望世界足坛,谁能正确、系统、稳定、持续地构建和发展好青训体系,谁就能保持强大的足球竞争力。

中国足协从各方面都高度重视青训工作,着力重建体系,但青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周期长,见效慢,加上历史欠账太多,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训练大纲”(以下简称“训练大纲”)正式发布,这是中国足协在青训领域大力推进的又一重大举措,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本纲要由中国足协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优秀教练员组成,本着“开放、共享、尊重”的态度,探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足球青训纲要,从而统一青少年和教练员的发展思路,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引导教练员和运动员走上正轨。该提纲针对困扰青训的优秀教练短缺、选拔标准缺失等顽症下药,明确了青训成长方针理念,堪称中国足球未来青训的“指路明灯”。

“青少年足球发展不能只追求成绩,也不能追求更高。“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有天赋,有天赋的人一定有成就”,中国足协副主席高洪波在介绍和解读《纲要》时说。特别是“观念”问题,比如徐根宝和张引这两位国内的老教练,他们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足球的优秀人才,但是青训总是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而不是去争冠军。

男子各级别国际比赛成绩不合格

提纲还明确了国家队的建设方向,强调以攻势足球为主导,追求攻守平衡,提倡更具侵略性、更灵活的战术风格,敢于控球,积极创造机会;提高整体战术执行能力,在攻势转换中快速高效;各级国家队要在比赛中统一踢球风格和战术打法,争取全部进入世界范围更高级别比赛。

高洪波不无感慨地表示,当他成为球员后,中国足球在亚洲排名之一,日本队甚至不能进入前四。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中国足球水平已经落后很多,中超的比赛,很多球队都会盲目大脚去寻找外援,这完全背离了国际足坛的潮流,“中国足球的落后的确让我们足球人感到内疚。”

根据中国足协2017年出台的《2020行动计划》所提出的各级国家队目标,国足将在2019年亚洲杯中跻身四强,并在2020年国际排名中跻身世界前70名;国奥将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冠;国青和国少队将在U20和U17世界杯中保持决赛阶段资格;女足将在2019年世界杯中跻身八强,而东京奥运会上跻身八强……从目前来看,除了女足有望在东京奥运会上大展拳脚外,其他目标都已经落空。

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他来中国足协工作后最担心的,是各个国家队的成绩都不理想。如今U16国少队,在亚洲排名第四,也是最后一档,这支队伍已经伍10年了,这支成年国家队,如果一直没有提高水平,“10年后还是现在的水平,有什么进步和希望?”

使百姓看到进步与希望

陈戌源还介绍说,中国足协正在把青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抓紧培养一大批退役运动员中的青训教练,解决优秀教练长期短缺的问题;要改变青少年参加比赛的方式,确保球员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在一个温室里成长;要对青少年注册转会制进行重大改革,既要保护青训机构的利益,又要保证球员的健康成长;“我们决心全力以赴,沿着正确的道路坚持5年,坚持10年,一定会取得成功!”

十二月十八日,中国足协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国家队的建设和管理作了较大篇幅的介绍,调整了各级别国家队近期、中期和远期重大国际赛事的任务和目标。在这两个国家中,男子国家队努力达到亚洲一流水平,全力备战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和2023亚洲杯,寻求新的突破。

就目的措辞而言,比较务实,但梦想毕竟不是等待,呼唤,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各层次足球国家队国际比赛基本暂停,除年初举行的男足和女足奥运会预选赛外。

那时候的中国女足克服了重重困难,3场比赛2胜1平,表现十分出色,令人振奋;而男足国奥队3战皆墨,一球未进,一败涂地。放眼全国各级国家队的比赛将逐步恢复,其中国足将迎来亚洲区世预赛40强甚至12强赛的考验,李铁带领的新一届国家队将如何回答,引起社会各界相当关注。

多次强调同一句话:中国足球经不起折腾,必须让老百姓每年都看到进步,让老百姓看到足球有希望。

足协在改名风波之又有什么样的新政策?

不知道是不是被之前中超当选世界第八大联赛的消息洗脑了,足协准备给中超扩军了。

继加码限薪令和要求俱乐部更改中性名之后,18日,足协发布《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到2023年中超联赛将扩军至18支球队,并实行“男足带女足”模式。

不仅是中超,根据足协的计划,到2023年,中甲也要扩军至20支参赛队,中乙扩到30支参赛队左右。

而所谓的“男足带女足”模式,就是把建立职业女足队伍作为中超俱乐部的准入条件之一,以此来带动女足运动的发展。

此前,中超获评世界第八大联赛,依靠的就是雄厚的观众基数以及俱乐部的天价投入。现如今限薪了,足协大概想从另一方面找齐——至少参赛队要与顶级联赛一样。

但扩军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2021和2022年中超的降级名额都变成0.5个,中甲则会有1.5个升级名额。

很多球迷灵魂发问:那这两年的中超还能看吗?

首先,限薪导致“超级外援”们纷纷离开,联赛的吸引力和精彩程度必将打折扣。现如今0.5个降级名额基本等于没有降级,排名最后的球队都还有“生还”的机会,那俱乐部的动力在哪里?像今年的泰达赢一场就保级的奇葩情况是不是会越来越多?

对于足协的扩军决定,有专家表示,中超本来就是“伪职业”联赛,很多东西都不是完全按照市场化路径走的,行政干预的手段过多,包括“男足带女足”和必须更改中性名这种“准入门槛”。现在无论限薪还是扩军,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青黄不接和后备力量薄弱的问题。

扩军后,貌似职业足球人口增多,职业足球俱乐部阵容扩大,但中国足球的水平并未提高,环境并未有所改善,对资本的吸引力只会一降再降。

有球迷就直接开怼:“还是先解决一下欠薪吧,水平不够队多有什么用?”“数量多有屁用,你没质量等于零,把有水平的外援都吓跑了有再多的队都没人看。”

还有人直言:“中超现在这16支队冠名都卖掉了吗?”

更有人直接将话题延伸到几天前宣布的俱乐部更名上,“以前还能赔本赚吆喝,现在企业名称也不允许出现了,那这些投资人搞足球的动力是什么?”

的确,在另一个“战场”上,很多俱乐部还为改名儿的事儿闹心呢。不管是不是北京球迷,很多人都在为国安“求情”,有人直接说出国安应该被保留的理由:“因为代表着国泰民安啊,其他球队必须按照规矩来。”

其他球队的球迷也不干了,“河南建业,代表着建功立业”“永昌还永远昌盛呢”“恒大,恒久强大”……

还有人直接奔着全民健身的方向而去,“支持,把薪资限下去,队伍扩起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看看,中国球迷有多不容易,这操的都是哪门子心。

不过,真有点替足协发愁,又得带女足、又得改中性名,您确定俱乐部们不会揭竿而起吗?别到时候扩军不成反缩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