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化体育 > 体育资讯 > 正文

足球战术训练与教学应该按整体局部个人「足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步骤」

  • 体育资讯
  • 2022-09-22
  • 232
  • 更新时间:2024-06-15 16:31:10

在大家讲足球战术训练与教学应该按整体局部个人,大家或许都了解,有人问足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步骤,这到底是咋回事?让朋友们一起来了解吧。

本文目录一览:

足球战术体系

足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双方队员为战胜对手,各自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个人和集体配合行动的总称。 足球比赛是由进攻与防守这一对矛盾所组成的,通过比赛中攻防技术与 *** 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了个人和集体的进攻与防守的配合行动体系,即进攻与防守的战术系统。在比赛中个人技术的运用都属于个人战术行动,是集体战术的组成部分,也是组成集体战术的基础,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协同配合居于集体战术,集体战术是个人战术的综合。 足球比赛的场地大,参赛的人多,攻守都强调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在多年的比赛实践中,人们从不懂战术的状态,逐步发展了简单的战术配合,并有了战术意识。后来把场上队员按位置排列和分工,组成相互协调配合的有针对性的攻守队形(即比赛阵型),使战术水平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进入50年代以来,攻防战术发展变化很快,尤其是近年来全攻全守这种总体型新打法的出现,使攻防战术又有新的突破和提高。最突出的是,个人技、战术是组成集体战术的基础,而集体战术的提高是高水平的个人技、战术与高水平的集体攻防战术融为一体的结果。配合默契的集体战术为个人发挥高超技巧创造有利时机,而个人运用绝妙技艺又为完成精彩的集体战术配合提供契机。 因此,首先要根据参赛双方的实际状况,特别是从组成本队战术的需要出发,采取相应的个人行动,使个人任何有球和无球动作都具有总体性战术的目的,有意识把个人的行动融于集体配合之中,成为总体战术组成部分。练习使用各种小配合的目的性和策略性就在于让队员树立把局部战术与总体战术相衔接的观念。(-)足球战术分类 主要根据个人和集体的战术行动以及进攻与防守两个对立的方面来分类。(二)比赛阵型种类产生与演变1.阵型种类 阵型种类是指比赛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排列或一般性的战术组织形式。足球运动发展至今,阵型种类繁多,每位队员必须了解和掌扔下列阵型。(l)l+l+9和1+2+2+6阵型 这两种阵型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足球比赛的起源阵型。它的基本战术思想是片面追求进攻,"一窝蜂"踢球和带球是比赛场景的特征。因此,就当时阵型的作用而言,没有明显组织队员的意义。(2)1+ 2+ 3+ 5阵型 随着足球演变中传球的发展,场上队员的组织性日趋显得重要,因此,就产生出1+2-3+5阵型。该阵式中中前卫的主要职能是进攻,两个边前卫参与防守,主要防范于对方的两边锋。这一阵型基本思想进攻仍占主导位置,它由局部传球配合形式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成该阵型。(3) 1+3+2+2+3(W-M)阵型 W-M阵型是在1925年越位规则改变后,由英国兵工厂队的主教练查普曼所创造的。该阵式由基本思想是试图通过牢固的防守瓦解对手进攻,首先原则是"安全之一"。由于这一阵式问世后效果甚佳。因此,它不仅迅速被英国接受,而且也很快地波及欧洲乃至世界范围。 该阵式防守的主要特点是区域与盯人不断转换,距球门近时人盯人防守,离球门远时则松动盯人。当发动进攻时,留下中前卫和两边卫防守。其进攻特点是两内锋稍后撤,作为进攻的重点组织者,中锋和两边锋担负攻门得分的主要任务。 该阵式虽以加强防守为基本思想,并确实在阻止越位规则变化后的进球数上升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进攻时防守人数太少,在遇到对方发动快速反击,特别是30年代初期匈牙利队采用的四前锋制时,防守则显得过分薄弱。于是,1958年巴西队以1+4+2+4阵式开创了阵式演化的又一新曲。(4)1+4+2+4阵型 该阵型是一种攻守队员排列极为平衡的阵型。在此阵型运用中,两前卫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当进攻时,他们积极组织策应,当防守时,则迅速回担堵截。由于活动频繁,该阵型对两前卫的体力及技术的全面性有着特殊的要求该阵型的弱点是中场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当两前卫队员在体力及全面技术上不足时,就更是如此。这一阵型也要求锋线及卫线在攻守的不同阶段,积极策应中场的攻攻守。它与1+4+2+4阵型的区别在于,撤回一个前锋至中场,加强中场人数的力量。 该阵型的位置较为灵活,它要求队员能根据战势机动课整位置,同时在位置变换中又始终保持整体的组织性。从防守者看,1+4+3+3阵型至少有七个防守者,一般说,大多数队常是六人参与积极进攻。当进攻时,三前锋和三前卫总是受到严密盯防,这样1+4+3+3阵型特别强调后卫线突然插上。在后卫插上时,该阵型一方面要求插上者必须把握时机,慎重行事,另一方面则要求其他队员必须注意在对手反击时的补位。当进攻一方后卫频频参与助攻时,防守方面也要求本队前锋队员回撤参与防守。(6) 1+4+4+2阵型 该阵型是在1966年世界杯赛中得到确认的。当时英国队教练拉姆塞因缺乏世界级的优秀边锋,便拉回一个边锋队员组成1+4+4+2阵型。该阵型进攻特点是中场和后卫队员频繁套边活动,以构成对方门前险情。另一常见进攻打法,是两内修拉达制造宽度,中场两内前卫括人禁区得分。第三个常见进攻方式是利用两前锋速度快技术好的特点,在抢断球后迅速长传发动快速反击。在防守上,该阵型主要强调队员回位和密集防守下的组织与协调配合。(7) 1+3+3+4阵型 该阵型在中、北美洲最为流行,在欧洲和南美也有采用。它的特点是注重于进攻的人数优势,倾向于冒险和令人激动的打法形式,当进攻时,除了四前锋和三前卫参战外,两边卫也积极助攻,在防守时,1+3+3+4阵型要求中场必须有一队员撤回担当盯人中卫的角色,锋线队员退守加强中场力量,中卫多以清道夫形式指挥防守并随时准备补位。该阵型的特点是进攻力量强,但在防守组织上稍有疏忽,便容易产生漏洞,尤其是当中场队员压人禁区附近,而对方突然发动长传快速反击时,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更易暴露(8)"混凝土"阵型 "混凝土"阵型是由意大利队在1949年飞机遇难,失去17名优秀队员后所创造的, 5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逐渐得到普及。 该阵型是一种完全侧重防守的位置排列,清道夫担负防守组织、指挥的核心作用,他置于除守门员外所有防守者之后,如果任一区域被对手突破,清道夫将补上迎战;如果有进攻者无人盯防,清道夫也将上前堵截,当清道夫离位参战时,必须有其他防守队员补上清道夫的位置。该阵型的指导思想在于筑起坚固的防守,但其变化形式则是多样的,有时进攻者可排列3~4人,有时仅1-2人。当与1+ 4+ 2+4阵型交锋时,"混凝土"阵型常以1+l+4+2+3或1+l+4+3+2对垒,当对方采用 1+ 4+3+3阵型时,它又常呈现出1十1+3+4+2或1+1+3+3+3布局,有时面临对方的攻击性较强"混凝土"阵型还可排列为1+l+5+2+ 2。总之,"混凝土"阵型无论对方怎样布局,它总是在防守城上至少多于对方一个队员。

(三)进攻战术分析1.进攻战术原则 当一个队在比赛中从对方脚下获得对球控制的刹那,进攻战术便开始起动。为了求得进攻战术的运用效果,每个队员都必须了解掌握并善于合理运用下列进攻战术的四大原则。(1)"宽度"原则 是指进攻者尽可能利用场地宽度,使防守者被迫扩大横向防守面积,从而创造便于利用的进攻空间。该原则主要应用于降低进攻推进速度,稳步组织进攻的战术形势下。当处于这一阵势,任何场区都可以应用这一原则。 在运用该原则时,必须准确地掌握好横传和横向长传基本技术,以便为继而实施的渗透性进攻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2)渗透原则 是指采用横传拉开防守后,通过正脚背或其他脚法以尽可能快的方式传球渗透并向前推进。其目的是为了直接创造射门机会,或为射门创造有利的条件。 该原则不仅要求队员具备准确快速用各种脚法回传球渗透的能力,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移动速度。当慢速进攻时,突然性的速度将是渗透对方防守的重要条件。渗透对方越早越快,成攻的效率越高。因此,在中场稳妥地组织进攻时.每位队员应努力准备伺机迅速采用渗透性传球,以创造射门机会。(3)灵活原则 是指在进攻中被对方盯防时所采取的机智协调有球和无球的行动。 该原则表现在于有球活动时主要是向一侧运球为同伴创造另一侧跑位切入的空档和向前方运球将会在身后创造空档。无球活动则主要体现在有意识的穿插跑位,为无法和持球同伴拉开空档以及利用有球队员战术移动所扯开的空档切人,创造传球点。在执行灵活原则时,身体素质方面的特殊要求是较快的起动速度。因为摆脱盯人以及切人空档,需要快速起动。后卫插上和中场策应,仍需要爆发性速度。 进攻队员必须具备上述技、战术及身体素质方面能力并能正确合理地执行灵活原则,方能瓦解对方密集防守布局,打乱防守阵脚,求得前场进攻战术运用的成功。(4)即兴发挥原则 是指在进攻中合理随意创造射门机会和抢时机射门,其最终目的在于射门得分。 就该原则战术思想而言,每一队员都应尽可能多的创造射门机会并伺机射门,否则,必然是华而不实,劳而无功。总之,最终能够射门就是合理的。在逼抢激烈的争夺中,战术的有效性更依赖于队员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即兴创造力。因此,直觉、应变思维、临场经验、本能反应等战术素养和个人天赋,就成为参战队员的必备条件。2.进攻战术的基本因素 比赛中进攻战术可分为个人、局部、整体战术三种形式。每种形式的进攻战术都含有下列基本因素。(1)接球且衔接下一动作因素 这是两个动作联为一体的连贯技术。它要求队员在控球的同时又做另一动作,目的是保持球的活动性,加快比赛速度,减小被对方抢到球的可能性。 该动作因素变化方式有多种多样,诸如头、胸、脚等部位的变化或部位相同而衔接动作及方向的变化。又如正脚背接运球、正脚背接射球等。在战术运用中,队员究竟应运用哪种动作方式,主要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条件。为了确保该动作因素的合理有效性,队员应掌握如下基本原则:①在接触球前,必须对自己所处的位置环境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对下一步如何处理球有初步的打算。②如果自己身边或附近有对方逼抢,应当先做一些假动作虚晃和摆脱对手,然后再采用掩护或其他方式处理球。③在接触球时,必须注意讲求动作的突然性和动作速度,应特别掌握好两动作之间的有机衔接。(2)传球动作因素 传球是联系任何一种战术配合的桥梁。传球的目的,主要在于加快进攻速度,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传球种类多种多样,无论哪种传球,对于队员来说必须注意如下原则: ①必须根据同伴、对手、场地、气候以及赛势等具体条件做出决定。②传球应有利于创造空档,反方向传球是实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一个 *** 。③传球队员在传球前应尽可能通过手势、呼叫等各种方式向接球队员陪承他将传球的时机、方向和 *** 。④传球队员应注重运用向防守者身后传球的方式。当防守者转身追抢时,为时已晚。⑤传球者应掌握接球者跑动的时间提前传球,以便接球者能在跑动中拿球。如果空档有限,可直接传到接球者脚下。(3)运球动作因素 运球在进攻战术中主要表现出三种功能:一是突破对手。二是控制比赛速度,选择进攻时机;三是作为推进手段。 运球突破被喻为进攻战术的一把尖刀,在战术运用中占有相当比例,但不可随意运用,在运用运球时切记的大忌是: 有好的传球时机绝对不要运球,因为这不仅影响进攻速度,而且往往贻误极好的战机,并限制了集体才智的发挥。特别是在后场,过多的或不恰当的运球除有上述危害之外,还可能因运球失误直接给本方球门造成危胁。在战术运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持球队员没有立即传球的可能,他可以通过运球推进等待同伴跑到可传球的位置再传或通过个人突破积极主动地寻求传球点。(巴巴里安注解:运球为了传球)②如果同伴处于越位位置时,持球队员应利用运球,给同伴摆脱越位位置提供时间。

(四)防守战术分析1.防守战术原则 防守战术是在丢球后的即刻开始的。防守战术在比赛中的具体运用,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即受进攻战术的牵制。但就其目的而言,防守战术是扼制对方进攻并设法夺回球的控制权。因而,其主动性仍然是极其明显的,防守战术的主动性通常体现在战术原则主动运用方面的积极抢断。

(五)特殊战术分析 特殊战术主要指位置战术和定位球战术两大方面。位置战术涉及不同位置队员战术运用职责的特定要求。定位球战术是在死球状态下所进行的一次攻守角逐,球的状态、攻守准备时间及完成既定战术计划的条件等方面,都与一般攻守战术存在不同点。之所以把它们作为特殊战术来分析,是因为除它们在运用中都包含着攻守各个因素和需遵循攻守各个原则之外,各自还有其独特性。1.位置战术 位置战术主要指场上不同位置队员的战术运用。它包括:拖后中卫、盯人中卫、边后卫、前卫、中锋、边锋等位置战术。为了便于队员正确理解各位置职责并在实践中灵活合理地居行职责,应明确下列三个问题:之一,由于全面型足球所带来的位置活动高度灵活,因此,任一位置的战术职责都不是局限于攻或守某一方面。 第二,尽管每一位置队员可能在比赛中活动到其他位置,但总有其主要职能特点,位置战术职责主要针对其主要活动形式而言。 第三,位置战术职责不限制队员超越职责范围活动,根据场上需要和自身能力,各位置队员可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下面就各具 *** 置做如下战术分析:(1)拖后中卫位置战术 拖后中卫在场上是守门员位置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防守中,其主要职责是补位和指挥。在对方进攻时,他应当能清楚准确地告诉同伴怎样组织防守。盯住哪些有威胁的对手;当同伴被突破时,他应当能灵活及时补位。

(六)足球基本战术练习 *** 示例 练习是率提提高足球基本战术运用能力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途径。在练习基本战术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之一,必须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即由个人战术、局部战术直到整体战术。 第二,必须坚持由但到快,由消极对抗到比赛性对抗的原则。 第三,必须强调对任何一种战术练习,在把握战术时机基础上发展应变力。在局部和整体战术练习中,应要求在整体自合意识支配下,灵活恰当地运用攻守各个原则。为了便于队员有效更快地掌握足球基本战术,下面就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人数对垒局面为基础,围绕着各种形式战术运用能力的提高,有选择地介绍一些足球基本战术练习示例。1.个人战术练习 *** 示例 个人战术练习主要指一对一攻守环境下的练习。 对于进攻者来说,该练习主要目的是培养个人运球突破能力。突破对手不仅可为自身提供射门、传中和选择更好地传球时机与传球点机会,而且为局部形成以多打少和为同伴创造时空间,是极有意义的。 对于防守者来说,该练习主要目的是发展个人堵截抢能力。当防守队员具备了这一能力时,一方面,不会因一人防守失误而牵动全局,以致给进攻者在防守部署调整中寻得可乘之隙;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尽快恢复控球权,重新组织新的进攻。 对于攻守双方来说,由于一对一对抗强医和心理压力极大,它对于攻守双方发展实战技巧和培养冷静、果断、勇敢的心理品质,也有显著作用。 在运球突破中,要掌握好动作节奏、真假动作交换、过人时机、应变力和运球过人方向等。在防守时应注重于站位,培养通过虚假动作诱使对方运球失控的能力,还要注意抢截时机选择以及动作的敏捷性。(l)一对一攻守基础技巧练习练习示例一进攻者运球推进,防守者延缓退却。 练习承例二进攻者快速运球,防守者追抢。 练习承例三进攻者由慢至快向前运球,防守者运用合理冲撞或侧后铲抢。 练习承例四进攻者反复接同伴传球,防守着灵机断截球。 练习目的:进攻者发展有防守压力下的运控球、护球能力;防守者发展延缓、追抢、断截、侧抢技巧和时机选择力。 重点要求:进攻者注意运球的用力适度和身体的护球动作;防守者注意动作 *** 和效果。(2)限定区域内运抢球练习 练习示例 两人一组,在 10米X 10米至 30米X30米的区域内一人运球,一人抢截,抢到球后两人交换职能。 练习目的:发展进攻者以掩护、各种虚晃动作、变速和变向等运球方式击败对手,尽可能长时间往法的能力和体力。 发展防守者通过各种封堵、延缓等方式将持球者遇向死角,然后利用铲抢、辅抢、跨步枪或合理冲扭枪等手段获得球的能力。 重点要求:进攻者应尽可能不让防守者触碰球并应有意地通过突破或摆脱避免被对手逼人死角。防守者不要乱抢、乱伸脚,要在紧盯中注意捕捉有效断格的时机,要认识到遇持球者于死角在比苦中的意义。(3)一对一运球越线练习练习示例 两人一组,以中线和罚球区线为场地长且代替11,以10米为切地宽。持球队员以更大速度运球越过罚球区线,然后转为防守着,阻止对手从罚球区线处运球过中线。如果持球者在运球中途被抢断,那么两人即刻交换攻守。 练习目的:进攻者发展以各种运球技巧快速突破对手和快速移动中的控球能力。防守者发展快速盯抢中捕捉抢截时机、封堵能力及全面的抢截技术。 重点要求:要求进攻者推进速度尽可能快并注意推进中根据对手状况随机应变地变换动作速度、方向和巧妙运用倏动作。要求防守着有意识地运用各种 *** ,设法把对手逼到自己善于抢控的边区和看准时机后再果断抢截的能力。(4)一对一攻守球门练习 练习示例 两人一组,在 20米X10米的区域内进行一对一攻门。持球队员只有运球通过球门才能有效得分,防守者抬下球后即刻变为进攻者。门定为1米。 练习目的:进攻者发展运球突破能力。防守者发展各种抢截、堵级技巧。 重点要求:进攻者尽可能直向突破,力争减小横向运球区离。在过人动作中,注意应变力和动作的突然性。防守者要尽可能减少抢挂失误率,重点放在球的判断和动作时机上。封堵应有目的地挤进攻者于边区。(5)六个球门一对一攻守练习 练习示例 两人一组,在 30米X20米的区域内攻守,两短边上各设三个1米宽的球门。持球者运球超过进攻方向端线上的任何一门均可得分,防守着格下球后即变为进攻者。 练习目的:进攻者倒重发展运球中突然变向突破对手和变向后爆发性起动摆脱对手能力。防守者发展因情而宜地选位、堵截和抢球技巧。 重点要求:进攻者应充分利用场地宽度突破对手,争取更多的得分机会。防守者应以高度的预见力判断对方意图,抢先站位堵截并用各种假动作迷惑持球者战术行动。

足球战术训练与教学应该按整体局部个人「足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步骤」  第1张

怎样加强足球的全队技术

战术教学训练的内容,可以归纳成两类:之一类包括个人战术、局部战术和整体性的小型分队战术。这一类战术是每一个球队必须掌握的,即使是高水平的球队。第二类是成队战术和定位球战术。这一类战术要从本队的实际出发和参加比赛的需要,进行设计并训练。球队想要在比赛中成功地打出成队战术与定位球战术,一方面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套路并能灵活运用,另一方向必须娴熟地掌握与运用之一类战术。之一类战术的训练是第二类战术训练的基础;第二类战术训练是之一类战术训练的延续与发展。

进行战术教学训练时,特点是上述第二类战术教学训练,必须遵守比赛的原则和个人战术戒律等。

足球训练是一种综合性训练,即把技术、战术、身体素质、作风、心理诸因素的训练融为一体。激烈争夺的比赛中每完成的一次精彩战术配合,都离不开优异的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与顽强勇敢的拼搏精神。因此战术训练,特别是对抗性的战术训练,必须揉进上述诸因素,并应提出严格要求,才能不断提高战术训练的质量。

一、 战术教学训练的内容

战术教学训练包括个人的、局部的、整体小型分队的、成队的、定位球等五种,而每一种战术又有进攻与防守两个方面。

(一) 个人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即为个人战术。技术教学训练是解决正确掌握技术动作。技术运用于比赛中就单纯是按动作规格完成动作的问题,而是具有战术的目的,技术与战术具有内在的联系,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个人的战术训练要紧密结合技术的训练,技术训练中应提出战术的要求,如运球过人的教学训练,开始时教某一运球过人的技术动作,当有一定基础就应提出运用上的,即个人战术方面的要求。比赛中什么情况下该用这一运球过人动作,什么情况下不该用,过人之后又该怎么办等等。由此可见,这就不单是一个运球技术动作的问题。

任何一个技术动作应用于比赛中都有上述的战术内容。应该指出,虽然技术与个人战术具有内在联系,训练不能截然分割,但在训练的某一段时间或一堂课的训练中,侧重于技术或个战术的要求仍是应该的,这要根据训练的任务来决定。

(二) 局部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局部战术的教学与训练,除开始时就应明确跑动传球的路线外,要特别注意提高个人战术的意识。如某一传切配合,用什么动作 *** 摆脱,跑位是什么时候该突然加速,传球队员如何与跑位队员在传球时机、落点、力量上配合默契,这些都应不断反复地进行训练。

局部战术作为一种基础,球队的每个队员都应进行训练,特别是青少年队的训练。局部战术是成队战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成队战术训练时,应经常拆成几个局部进行训练,并应反复练习这一配合。

(三) 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当个人战术、局部战术有一定基础后,即可进行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的教学与训练。这种战术训练最基本的内容是1对1、2对2、4对4、8对8。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教学训练1对1是训练个人的攻守能力;2对2是攻守战术配合基础的训练,进攻的二人要接应、支援、插上等,防守的二人要盯人、保护与补位等。4对4是攻守战术阵型的训练,4个人就可分成前锋队员,前卫队员、后卫队员,有了这三条线就有了阵型的雏形,就可以进行阵型的基本战术要求训练;8对8是4对4的扩展,战况变化更多,更接近于正式比赛。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除上述基本内容外,也可3对3、5对5、7对7以及人数不等的2对3、4对5等内容。

运用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训练,要防止单纯地用以提高兴趣,赛出胜负。

(四) 成队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每一个球队都应有几套行之有效的成队战术配合,并要长期反复地训练,达到队员之间配合默契,应用熟练。同时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应变战术,以应付比赛中变化万千的战况。成队战术的训练开始时应拆成几个局部,在局部战术熟练的基础再合并成套进行训练,成套练得熟练后再练应变的战术。

在制订成队战术时应考虑到本队队员技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并结合本队比赛中采用的阵型,以及与本队的正选阵容相结合。同时还应考虑替补队员的位置,以使平时训练参与的队员也就是上场参赛时的角色。

(五) 定位球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定位球战术的训练主要应是任意球、罚球点球与角球。而任意球又以门前30米范围内的直接、间接任意球为主。定位球战术配合要根据本队队员的技术与身体素质,进行设计和训练。

足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步聚有哪些?

 战术教学训练的内容,可以归纳成两类:之一类包括个人战术、局部战术和整体性的小型分队战术。这一类战术是每一个球队必须掌握的,即使是高水平的球队。第二类是成队战术和定位球战术。这一类战术要从本队的实际出发和参加比赛的需要,进行设计并训练。球队想要在比赛中成功地打出成队战术与定位球战术,一方面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套路并能灵活运用,另一方向必须娴熟地掌握与运用之一类战术。之一类战术的训练是第二类战术训练的基础;第二类战术训练是之一类战术训练的延续与发展。

进行战术教学训练时,特点是上述第二类战术教学训练,必须遵守比赛的原则和个人战术戒律等。

足球训练是一种综合性训练,即把技术、战术、身体素质、作风、心理诸因素的训练融为一体。激烈争夺的比赛中每完成的一次精彩战术配合,都离不开优异的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与顽强勇敢的拼搏精神。因此战术训练,特别是对抗性的战术训练,必须揉进上述诸因素,并应提出严格要求,才能不断提高战术训练的质量。

一、 战术教学训练的内容

战术教学训练包括个人的、局部的、整体小型分队的、成队的、定位球等五种,而每一种战术又有进攻与防守两个方面。

(一) 个人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即为个人战术。技术教学训练是解决正确掌握技术动作。技术运用于比赛中就单纯是按动作规格完成动作的问题,而是具有战术的目的,技术与战术具有内在的联系,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个人的战术训练要紧密结合技术的训练,技术训练中应提出战术的要求,如运球过人的教学训练,开始时教某一运球过人的技术动作,当有一定基础就应提出运用上的,即个人战术方面的要求。比赛中什么情况下该用这一运球过人动作,什么情况下不该用,过人之后又该怎么办等等。由此可见,这就不单是一个运球技术动作的问题。

任何一个技术动作应用于比赛中都有上述的战术内容。应该指出,虽然技术与个人战术具有内在联系,训练不能截然分割,但在训练的某一段时间或一堂课的训练中,侧重于技术或个战术的要求仍是应该的,这要根据训练的任务来决定。

(二) 局部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局部战术的教学与训练,除开始时就应明确跑动传球的路线外,要特别注意提高个人战术的意识。如某一传切配合,用什么动作 *** 摆脱,跑位是什么时候该突然加速,传球队员如何与跑位队员在传球时机、落点、力量上配合默契,这些都应不断反复地进行训练。

局部战术作为一种基础,球队的每个队员都应进行训练,特别是青少年队的训练。局部战术是成队战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成队战术训练时,应经常拆成几个局部进行训练,并应反复练习这一配合。

(三) 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当个人战术、局部战术有一定基础后,即可进行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的教学与训练。这种战术训练最基本的内容是1对1、2对2、4对4、8对8。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教学训练1对1是训练个人的攻守能力;2对2是攻守战术配合基础的训练,进攻的二人要接应、支援、插上等,防守的二人要盯人、保护与补位等。4对4是攻守战术阵型的训练,4个人就可分成前锋队员,前卫队员、后卫队员,有了这三条线就有了阵型的雏形,就可以进行阵型的基本战术要求训练;8对8是4对4的扩展,战况变化更多,更接近于正式比赛。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除上述基本内容外,也可3对3、5对5、7对7以及人数不等的2对3、4对5等内容。

运用整体性小型分队战术训练,要防止单纯地用以提高兴趣,赛出胜负。

(四) 成队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每一个球队都应有几套行之有效的成队战术配合,并要长期反复地训练,达到队员之间配合默契,应用熟练。同时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应变战术,以应付比赛中变化万千的战况。成队战术的训练开始时应拆成几个局部,在局部战术熟练的基础再合并成套进行训练,成套练得熟练后再练应变的战术。

在制订成队战术时应考虑到本队队员技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并结合本队比赛中采用的阵型,以及与本队的正选阵容相结合。同时还应考虑替补队员的位置,以使平时训练参与的队员也就是上场参赛时的角色。

(五) 定位球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定位球战术的训练主要应是任意球、罚球点球与角球。而任意球又以门前30米范围内的直接、间接任意球为主。定位球战术配合要根据本队队员的技术与身体素质,进行设计和训练。

足球战术种类及训练 *** 介绍

足球 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它是由进攻和防守这对矛盾,所组成的足球战术是指比赛双方为了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特长,进攻对方弱点,取得比赛胜利所采用的手段和 ***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足球战术介绍,希望看完这篇足球战术种类及训练 *** 介绍后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足球战术种类介绍

根据攻防的基本特点,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比赛阵型三大部分。在进攻和防守战术中,又分别包括个人、集体与全队的攻防战术。

1、足球战术——集体的局部配合进攻战术

集体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在比赛中为了完成全队攻防任务而采用的局部协同作战的配合 *** ,它包括“二过一”战术配合、“三过二”战术配合和反切配合等进攻战术。

1.“二过一”战术配合

顾名思义,“二过一”是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配合突破一个防守队员。“二过一”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可以在任何场区、任何位置上运用这种 *** 来摆脱对方的抢截或突破防线。“二过一”是进攻的两个队员之间相距10米左右,进行一传一切的配合。要求传球平稳及时,一般多用脚内侧、脚外侧等脚法,传地平球为主。传球的位置,尽可能是接球人脚下或前面二、三步远的地方。

2.“三过二”战术配合

“三过二”是在比赛中局部地区3个进攻队员通过连续配合突破两个防守者的防守。由于这种配合有两个同队队员可以同时接应传球,因此使持球人传球路线更多,且进攻面扩大。

2、 足球战术—— 全队进攻战术

全队进攻战术是指比赛中一方获得球后,通过队员之间的传递配合达到射门的目的而采用的配合 *** 。与局部进攻战术相比较,全队进攻战术的进攻面比较广,参加进攻和快速反击等。

1、边路进攻

利用球场两侧地区发起进攻的 *** 叫边路进攻。边路进攻是全队进攻战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发挥进攻速度,打破对方防线制造缺口。

2、中路进攻

中路进攻是利用球场中间区域组织的进攻,这种进攻虽能直接射门,但难度更大,因中路防守最为严密,前的攻击手必须是反应极其敏锐、意识强、技术高、敢于冒险、速度快和善于路位策应的队员。

3、快速反击

比赛中当攻方进攻时,后卫线往往压至中场附近,防守人数也由于插上进攻和助攻而相对减少,此时如能抓住对方防区空隙较大和回防较慢的机会,乘其失球发动快速反击,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快速反击是最有威胁的进攻手段,有效地进攻在于突然快速地反击,但其难度较大,即要冒险,又要有准确、快速的传切配合技能。快速反击要有组织,配合得要极为默契,必须进行专门性的训练,否则很难在比赛中实施。

3、 足球战术—— 定位球战术

定位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利用“死球”后重新开始比赛的机会组织进攻与防守配合的战术法。定位球战术包括中圈开球、角球、任意球、点球、掷界外球等。

在势均力敌的高水平比赛中,定位球战术有时起决定胜负作用。在配合上要利用简练的一次配合取得射门机会,配合越复杂成功率就越低。故要进行专门性的练习,才能在比赛中奏效。定位球战术如下图:

定位球战术

4、 足球战术—— 集体的局部配合防守战术

1.补位

补位是足球比赛中局部地区集体配合进行防守的一种 *** 。当防守过程中一个防守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个队员则立即上前进行堵封。2.围抢

围抢是指比赛中在某局部位置上,防守一方利用人数上的相对优势(通常是两三个队员)同时围堵对方的持球队员,以求在短暂时间内达到抢断或破坏对方的目的。

3.造越位战术

造越位战术是利用规则而设计的一种防守战术。是一种以巧制胜的省力打法,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防守手段。但由于其配合难度较大,搞不好会适得其反,让对手钻空子,因此战术往往是为水平较高的球队所采纳,但在一场比赛中也不是多次运用。

5、 足球战术—— 全队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盯人紧逼防守(人盯人防守),即在规定的范围内盯人紧逼不交换看守;区域紧逼防守(盯人和区域相结合),即现今流行的综合防守,紧逼和保护相结合,在个人的防区内紧逼,作交替看守。盯人防守即各自都有明确的防守对象,如对方左边锋大幅度地斜插至右路,则右后卫紧跟盯防,不交替看守。

防守最根本的原则是紧逼和保护。只有紧逼才能有效地主动断抢,压制对方技术的优势而获取主动权;保护是为了更好地紧逼和控制空当。

比赛阵型

1.阵型的发展和演变

为了适应攻守战术的需要,全队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排列和职责分工,称为比赛阵型。各阵型的名称是按队员排列的型状而定。自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了之一个足球比赛阵型至今日的“四三三”、“三五二”、“四二四”等,以及某些国家所采用的“水泥式”、“锁链式”等,都是沿着这一个客观规律演变和发展的。

2.各个位置的职责

(1)边后卫的职责:边后卫主要是要防守对方的边锋以及其他进攻队员在边路的活动,破坏对方由边路发动的进攻。同时还可利用插上助攻式运球来直接威胁对方球门。

(2)中后卫的职责:中后位有突前中后卫和拖后中后卫之分。前者主要任务是盯守对方突前的最有威胁的中锋,因而又被称之为盯人中后卫;后者则主要担负整个防线的指挥任务,其站位经常处于其他防守队员后面,一般称他为自由中卫。

(3)前卫的重要职责:前卫通常称之为中场队员。中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控制了中场也就是得到了比赛的主动权,因此比赛各队往往都在中场投入较大力量。

足球训练 *** 介绍:

一、训练 *** ——四门比赛

目的:提高周围观察能力。

人数:两队,每队6-11人。

场地:横向使用标准足球场,两条边线上各设两个球门,划出中线。

时间:最多60分钟。

要点:一队可以进攻对方两个球门中任何一个球门或防守本队的两个球门。

*** :如果球越过两条门线中任何一条,即为得分。得分、球出界、犯规或合理地抢到球,均变换控球权。没有越位,但要有角球。也没有中线开球,只发球门球重恢复比赛。

可变 *** :1、全体22名队员都参加攻守,最后一名防守队员可用手触球;2、设两名正式守门员。

注意事项:两个球门距离越远,变向就得越大。

二、 训练 *** —— 快速反击

目的:向前场传球练习。

人数:两队,每队4-6人,一名正式守门员。

场地:全场和中线。

时间:最多30分钟。

要点:两队都在远离被把守球门的半场比赛。控球队尽可能长时间控制住球(每控一分钟,得一分)。在听到教练的哨声后立即向前场长传至空挡区给本队插上的一名队员,这名队员可以射门。向前场传球后,传球得分加上射门得分,得分多为胜。

*** :在球被传进另一半场前,任何队员者不能穿越中线,如果球被抢断去、射门偏出或队员丢球,均变换控球权。没有越位规则。有角球。

可变 *** :每次进攻后,继续在同一半场练习,守门员不断变换场区。

注意事项:队员技术差的队,场地应该缩小,横向用半场。

三、 训练 *** —— 传给队长

目的:跑往和补位练习。

人数:两队,每队4-6人。

场地:半个标准场地。

时间:最多20分钟。

要点:两队都选一名队长,当一队设法将球传给队长后,该队就得一分。

*** :一方发动,设法将球传给队长。另一队尽力阻止并力图抢到球。如果对方设法抢到球、球出界或得分,均将球交给另一队。因为队 长跑 动多,所以进行一定时间后,根据队长的体力情况,变换队长。

可变 *** :得了一分的队控球并继续比赛。

注意事项:每队队长应该很容易辩认出来(帽子、特殊服装等等)。

四、 训练 *** —— 三方比赛

目的:进攻训练。

人数:3队,每队3-5人。

场地:半个标准足球场,两个曲棍球门。

时间:最多60分钟。

要点:一队进攻,设法射门得分,而另外两队防守球门并设法得到球。

*** :控球队进攻直至射门得分或丢球。如果对方抢到球,之一个队就要承担防守原先被他们进攻的球门任务,而现在控球队进攻另一边球门。两个防守队不得越过中线。任何队最后一名防守队员在本方门前可以手触球.没有越位规则。

可变 *** :1、每队人数超过5名,就应用标准场地。2、变换射门 *** 。

注意事项:比赛持续时间应适合队员的耐力素质。

五、 训练 *** —— 单门比赛

目的:进攻训练。

人数:7人,4对3。

场地:半个标准足球场和球门。

时间:最多30分钟。

要点:3名进攻队员要对抗4名防守队员并绕过或穿过他们去射门得分。得分多者胜。

*** :进攻方在罚球区外附近控球。如果他们设法射了门,得一分;如果射中就得两分。只有在罚球区 *** 门才算得分。如果防守队员能抢到球并将球踢过中线,他们就得一分。然后进攻队员得球后再重新进攻。

可变 *** :两队每5分钟交换一次练习,一名防守队员留下。